三亚翻译公司 三亚翻译公司 三亚翻译公司
123

东岸棚改工作组成员用真情和决心感动棚改户68岁老村民郭运忠同意签约支持棚改

东岸棚改工作组成员用真情和决心感动棚改户
68岁老村民郭运忠同意签约支持棚改本报记者 杨洋2016-07-15 03:45:03

棚改工作组成员走进村民家中讲解棚改政策。本报记者

棚改工作组成员走进村民家中讲解棚改政策。本报记者 杨洋 摄

    日前,在东岸棚改小组第十片区和市直机关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已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68岁的东岸村民郭运忠同意丈量自家房屋并签约意向书。此外,郭运忠还动员5个子女支持棚改。这对棚改小组来说,是一个大好消息。

    “三顾茅庐”终让老村民同意签约

    东岸的房屋,杂乱无章,许多房屋之间的间距甚至无法容纳一个侧身行走的人,有些房屋被几栋不规则的高楼挤压得几乎没有空间,长年照射不到阳光。“握手楼”、“牵手楼”鳞次栉比,比比皆是。即便有些房屋的装修十分华丽,可是周遭的居住环境却非常差,污水横流、垃圾满堆的现象让住在东岸的村民不堪其苦。

    东岸棚改小组第十片区负责人吴越岸告诉记者,到每户村民家走访之前,他都会事先对村民家中情况进行摸底。了解到郭运忠曾在村委会任职过会计,吴越岸就到郭运忠家走访,谁料,刚踏进郭家大门,就吃了“闭门羹”,遭遇“门难进”窘状,只能靠磨嘴皮子跟郭运忠拉家常,第一次走访以“失败告终”。但是,他并不气馁,继续攻坚。7月1日,他再次带着棚改组成员以慰问老党员的名义去找郭运忠,这一次,郭运忠的态度比之前缓和了很多。对于之前的态度,郭运忠解释称,是因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心里对棚改产生了抗拒心理。虽然如此,在吴越岸的引导下,郭运忠还是愿意打开话匣子,向棚改组成员追忆了曾经在村委会工作的经历。

    “愿意了解棚改,就代表着我们的工作迈出了一大步,说服郭运忠支持棚改很有希望。”经过第二次走访,吴越岸对说服郭运忠信心满满。7月初,吴越岸和市直机关工作组吉桔等再次登门拜访郭运忠,有了前两次的铺垫,这一次郭运忠终于同意对自己房屋进行丈量……

    阻力再大也绝不动摇棚改之心

    其实,这一次郭运忠同意支持棚改,多少跟吉桔有些关系。

    吉桔1992年在荔枝沟工作过,1998年还在该片区负责征地工作,对荔枝沟、东岸片区的情况很熟悉。那个时候,郭运忠是村委会干部,两人当时有些交情。20多年过去了,当吉桔再次出现在郭运忠面前时,郭运忠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并上前跟他热情握手。

    “当年整个东岸村,原籍村民只有一户姓郭……”吉桔至今都能记忆起曾经两人交往的点点滴滴。凭着双方对彼此人品的认同,郭运忠二话没说,决定签约意向书。

    7月14日下午,记者走进郭运忠家中一探究竟。郭运忠的房屋是一栋漂亮的小洋楼。可是,房屋周围全被高楼包裹,房屋之间的间距不足20公分,几乎照射不到阳光。距离郭家大门不足3米处,就是一栋6层高的“烂尾楼”,框架机构已经搭好,因房屋废弃许久,一楼早已变成了一个小养鸡场,恶臭扑鼻。

    当天,郭运忠因病前往广州治疗,并不在家。“结婚10年,住着好房子,却呼吸不到自由的空气,因房屋周围高楼耸立,时常感觉很窒息。” 郭运忠的儿媳妇孙女士告诉记者,因周围房屋楼层高、房屋之间间距小,长年累月照射不到阳光。此外,门口的烂尾楼里养着鸡,导致家中恶臭扑鼻,时常难以入眠,影响家人的身体健康。不知道是不是环境太差,孩子总是不时生病。她特别希望棚改能够早日推进,能够住上花园式洋房,孩子能够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自由成长,有绿化、有健身设施、有老年服务中心、有学校、有超市等,居住环境改善、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位提升,东岸村民有宜居之地。

    当然,并不是每一位村民都会像郭运忠一样“念旧情”。在吉桔走访另外一个20多年前认识的老村民时,就碰了钉子。他跟村民打招呼,对方视而不见;跟村民寒暄,对方置之不理。该村民甚至连头都没抬就说:“你走你的路吧……”

    吉桔说,东岸棚改,任务艰巨,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自己也早已做好了“应战”的心理准备。棚户区改造是惠及三亚、惠及村民的长久之计,必须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用实际行动认真走好这条漫长的惠民路。不辱使命,吃苦攻坚,为这个惠民工程闯出一条阳光大道。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