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抗战胜利果实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难八年的英勇抗战,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然而抗日战争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和平发展的时代到来,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疯狂抢夺抗战胜利果实,频繁调动军队准备挑起内战。
在琼崖,为保卫人民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中共琼崖特委命令独立各支队立即出师受降,收复失地。1945年九月初,琼崖独立纵队第三支队奉命从万宁南进、直指榆林、三亚等地受降。由于蒋介石集团令日伪军“就地驻防,维持治安”,甚至密令广东和琼崖国民党当局限期3月内消灭琼崖共产党。于是,各地区的国民党反动派与日军勾结,连连背后袭击我受降部队和党政机关。迫于斗争形势的变化和需求,琼崖特委令在榆林、三亚受降未果的第三支队西撤至昌感地区,同时陵崖保乐边区党委和崖乐县民主政府机关也撤往铁炉岭。 1945年10月,全副美械装备的四十六军国民党两万多人奉命来琼抢夺胜利果实和消灭琼崖共产党。其新编十九区进驻榆林、三亚、崖城至昌感一带,并于11月中旬举行了崖县日军投降仪式,将侵崖日军陆续从榆林下船遣返日本。来琼后,国民党蓄意破坏共产党竭力维持的和平局面,屡屡派兵围攻游击区和根据地以及革命村庄,捕捉共产党人,残害革命群众,白色恐怖日益严重。由于国民党对梅山根据地的疯狂进攻和摧残,为保护革命势力,崖县区委、区署以及梅山乡民主政府只好撤往西南山区的土伦村一带。党的组织、青年会、民兵会等组织被迫隐藏,采取秘密的形势进行斗争。 1946年2月,国民党四十六军公然撕毁停战协议,大举进攻白沙解放地区,导致琼崖内战全面爆发。1945年12月下旬,受叛变者煽动的不明真相的黎族群众包围了崖县区委、区署,捕杀革命同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土伦事件”,导致崖县西部的党政骨干力量大减,给崖县党组织留下极其深刻的教训。由于斗争形势的不利和人心的动摇,到1946年初冬,崖乐县民主政府、崖三区党政组织已呈现涣散状态,仲田岭一带活动已处于低潮。 为扭转战争局面,中共崖县区委仔细分析了有利因素和困难,决定采用“胆大心细、摸石头过河、分散活动”的方法,兵分四路深入人民群众基础较好的梅山、莺歌海等村庄开展恢复党组织的工作。经过艰苦的工作,逐步恢复和发展了各地党组织,全县共计恢复14个党支部,近百名党员都回到了党的怀抱。 1946年11月,国民党四十六军陆续调往大陆,广东国民党当局派蔡劲军接管琼崖,继续打内战。因敌人势力缩减,敌强我弱的态势起了变化,中共琼崖趁此有利时机,派一批骨干回崖县恢复中共崖县县委。于1947年初成立崖四五联区委,崖县革命形势出现稳定发展局面;同年1月在原有的武装队伍基础上,建立崖县前进队,人员从10余人扩大到100多人;同年12月又组建南进队,拥有兵力112人。除此以外,到1946年6月,全县有组织的民兵共1089人。经过全琼革命军民的英勇斗争,多次粉碎蔡劲军部的清剿。到1947年11月,蔡劲军被撤职,国民党派韩汉英来琼接任,并被迫改用“重点防御,相机进攻”方针。 中共崖县县委恢复一年后,在原沿海地区的14个党支部的基础上向新区发展了13个党支部。崖县民主政府和榆三县民族政府相继成立,积极开展建党建政工作,革命斗争之火又开始熊熊燃烧。( 李小霞 黄珍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