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景中,景在城中,景观提升后的凤凰路、迎宾路、榆亚路各具特色——三路“蝶变”各显其美“颜值担当”扮靓三亚
路在景中,景在城中,
景观提升后的凤凰路、迎宾路、榆亚路各具特色——
三路“蝶变”各显其美“颜值担当”扮靓三亚本报记者 袁永东/图 赵庆山/文2016-07-21 01:21:02
俯瞰凤凰路南段白鹭公园附近,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景观绿化带正加快建成。
7月16日,榆亚路红沙段,一名园林工人在养护非机动车道两旁的花草。
凤凰路上,去年栽种的糖棕树整齐美观,体现出一种仪式感。
凤凰路上,工人在夜间加班吊运污水排放管。
凤凰路市一中段,慢行道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榆亚路棕榈滩段风景。
榆亚路,今年栽种的花草长势良好,争先竞放。
凤凰路建有10个具有海绵特点的蓄水池,可存1670吨雨水作为绿化用水。
编者按
一年的“双修”、“双城”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基于“山、河、海”的生态修复给三亚的城市面貌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公园和绿地增多,被挖的山体复绿,主要门户道路景观提升……有图有真相,本报特推出《“双修”“双城”·图说》专栏,城市的变化用图说话!
过去的凤凰路、迎宾路、榆亚路这三条路,可以用繁杂、凌乱、无序这些词汇来描述。如今,景观提升后的三条路,应该用整齐、亲切、通透、茂密等词汇来描绘。这三条路未来各有特色,变身三亚的“颜值担当”,用惊喜、赞叹的口吻来表达也不为过。
为了提升道路景观品质,三亚将迎宾路、凤凰路、榆亚路列入“双修”工作内容,为道路“梳妆打扮”。如今的凤凰路,种植了仪式感强的糖棕,还搭配种植雨树、蒲葵等植物,使得整条道路色调更绿,从航拍的效果看,更像是给城区披上了一条绿色的“围巾”。为充分发挥“海绵吸水”功能,整条凤凰路将建设10个蓄水模块,储水总量可达1670吨,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凤凰路南段进行了拓宽,改造后的凤凰路有三条道和三条绿化带,车辆、行人可以各行其道。慢行道建设也是凤凰路景观提升工程的一大特色,平缓的慢行道从绿化带中间穿过,人在景中,景在城中。道路拓宽了,地下管网升级建设也同时跟进,新增的4条排水排污管道让凤凰路的排水功能大大提升。
2015年10月开始,迎宾路景观提升项目开工建设,该工程分为两个标段,其中(一期)一标段工程项目位于月川桥至吉阳转盘,全长10.4公里,绿化面积约47.5万平方米;迎宾路景观提升二标段工程位于三亚市吉阳大道,从吉阳大道大转盘至东线高速路入口路段,全长约为5.5公里,绿化面积约5.7万平方米。经过提升后的迎宾路道路景观呈现六种写意风格,徜徉其中,闻着草香花香,满眼的多彩靓丽,让心情也变得愉悦。设计细节中,迎宾路分车带应用树型挺拔的棕榈科植物、长势整齐的花灌木、修剪花篱及种植组团有节奏有韵律来突出特色;人行道强调遮阴,尽量选择遮阴大乔木,树木生长不对行人产生影响,树木外形相对整齐;外侧绿带利用丰富的植物种类增加生物多样性,多样的观赏植物增加道路景观性,强调种植密度和群落结构,加大绿量,适当增加设施,提高绿带的使用功能。
作为三亚的主要交通干道,榆亚路景观提升工程是从三亚气象局至吉阳转盘段,该项目改造长度为7.6公里,绿化面积约49公顷。自2015年10月动工以来,经过8个月的升级改造,榆亚路两侧新面貌逐渐显现,给人一种亲切、浪漫、自然的氛围。榆亚路的植物选择重点在于突出三亚的热带特色、地方特色以及道路的遮阴和防护要求,并体现道路景观整体性。榆亚路大树的保留比例在70%以上,那些长势良好、遮阴及景观效果较好的大树基本都保留了,以修补和提质增优为主,形成连续的榕树浓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