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湾原生植被保护及生态恢复工程——铸造海岸线上根深叶茂的“绿色长城”
三亚湾原生植被保护及生态恢复工程——
铸造海岸线上根深叶茂的“绿色长城”本报记者 胡茂君/文 陈文/图2016-06-27 02:48:10
风景如画的三亚湾。
原生植被马鞍藤爬满沙滩。
〖编者按〗
轰轰烈烈的“双修”“双城”工作已在三亚推进一年多时间。以项目为抓手,“双修”“双城”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18个重点项目分别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双修”“双城”各项目的实施目标和进展情况,本报推出《“双修”“双城”进行时》栏目,进行一一梳理,敬请关注。
———————————————————————
「三亚湾作为城市风景名胜中一颗独一无二的掌上明珠,不仅是游客休闲度假的聚集地,更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多年来,它的沙滩“泥化”及海岸线侵蚀等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保护三亚湾的自然生态环境,三亚将三亚湾原生植被保护及生态恢复工程纳入了城市“双修”“双城”的重点项目之中。
从去年2月份开始,项目先后完成了立项、可研、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又在5月份完成了示范段建设,并于12月底完成了长达15.1公里的苗木恢复种植工作,总投资为2900万元。
在人们的精心种植和养护下,三亚湾的自然生态得到了有效改善。从高空远眺蜿蜒漫长的三亚湾,沙滩边上补种的原生植被犹如一道道“绿色长城”般守护着海岸线的生态环境,优美如画。」
改造之前:
草坪植被大面积陷落损毁
漫长绵延的三亚湾一直以来都是城市美丽动人的风景线。湾湾的海岸,细白的海沙,岸上绿树如带,曾是多少老三亚人眼中最美的画面。但近些年来,三亚湾的生态环境却日益遭到严重的破坏,风光大不如前。
“之前三亚湾的原生植被,品种繁多、葱郁茂盛。这些原生植被对于海岸线而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固沙、防风、耐盐耐腐蚀等作用”,市园林环卫局副调研员王凤山介绍道。
“三亚湾海岸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破坏,每年的台风大雨、海水侵蚀等,让沙滩泥化现象日趋严重,海岸线也逐渐后退,椰子树根部裸露,草坪植被大面积陷落损毁;再一个是人为破坏,度假区酒店开发、绿地里的违章建筑等周边的过度开发建设让三亚湾的部分海岸环境恶化加剧。”王凤山说道。在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相互影响破坏下,三亚湾的自然环境受到了重创,生态修复迫在眉睫。
为了加大对三亚湾的保护力度,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园林环卫局在2014年3月就委托海南大学开展了三亚湾原生植被保护及生态修复的研究工作。经过近4个月的调查研究,于6月份形成了研究报告初稿,并经过市领导、相关专家及部门的反复论证评审后,形成了最终的研究成果作为日后工程实施的理论依据。
科学修复:
封闭式管护助植被生长
据悉,三亚湾原生植被保护及生态恢复研究主要是对三亚湾海岸沙滩外缘至内侧沙坝分布的植物群落(称为原生植被带)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原生植被保护和生态恢复的角度探讨三亚湾绿带合理建设的问题,以期更好地缓解海岸侵蚀,增加三亚湾海滩的自我保护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三亚湾原生植被保护及生态恢复主要措施。
王凤山说,这项调查研究既肯定了整个项目的意义,又肯定了项目的方向,是整个项目建设的重要基础。
据王凤山介绍,通过综合考虑三亚滨海平原海岸生长的原生植物和三亚湾原生植被调查中出现的植物种类,研究提出了生态恢复的群落组成结构和主要的植物种类。所选择的植物主要有草海桐、木麻黄、刺葵、露蔸、厚藤、仙人掌、长春花、单叶蔓荆、铺地黍、椰子、牛筋草、马唐、狗牙根、马鞍藤、野菠萝等。
“这些恢复种植的植物有乔木、灌木及多年生草本,根系发达,生长于海边沙滩上,多为优良的海滨固沙植物。这些植物形成较稳定的群落结构后,能很好地起到防风固沙作用,还有很好的自然景观效果。” 王凤山说道。
而恢复三亚湾原生植被群落的生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较窄的地方采用交错的空间布局方式,二是在较宽的地方采用网络状的空间布局方式。在恢复的步骤上,工程采取的是分步骤、分片、分块实施,恢复的地段采用封闭式养护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刚种下的原生植被群是很脆弱的,就像婴儿一样很容易遭到破坏。为了让其更顺利地茁壮成长,我们在植被群周围都装上了围挡,但这仅仅是暂时的,未来待植被长得茂盛茁壮后,就会拆除。” 王凤山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工程还采取了许多科学的种植技巧。“诸如在最高潮位线以上种植,这样才免受到海水涨潮的侵蚀破坏。还有就是地爬类的植物如马鞍藤等,同根系较发达的如木麻黄等植被交替着种植,使其形成更为密集牢固的发展根系。” 王凤山介绍道。
未来计划:
重复种植恢复海岸生态
三亚湾原生植被保护及生态恢复工程的进展状况如何呢?记者从市园林环卫局了解到,从2015年2月开始,项目就已经进行了前期准备,先后完成了立项、可研、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等工作。2015年5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又完成了1.4公里示范段的建设。示范段的植被长势良好,恢复效果显著,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认可。
6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海坡五横路附近的工程示范段,看到这里沙滩上成片生长的原生植被茂密而狂野地覆盖在洁白的沙滩上……满地的马鞍藤如精编细织的绿网,不断地向海边上蔓延,还开出紫色的小花,十分喜人。与满地的绿藤交错的,还有各种矗立着的小木苗,如木麻黄、椰子树等,如同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般充满了生机。
据悉,在示范段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之后,植被的种植工作全线展开。到2015年12月底,就基本完成了全部苗木的种植工作。恢复的区域为三亚湾光明路口至君澜酒店,长约15.1公里,宽度为8至20米不等,总面积17.4公顷。共计种植马鞍藤17.4万平方米、草海桐25万株、木麻黄6.5万株、椰子树2194株、野菠萝5万株、单叶蔓荆11万袋、长春花12万袋等。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省长刘赐贵,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琦,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岩峻等省、市领导到工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对海岸生态恢复效果表示满意,并指出生态恢复要采用三亚滨海原生植物,施工过程中不能污染沙滩环境,同时要做好养护管理工作,确保恢复效果。这为项目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并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王凤山告诉记者,生态恢复是一个“种植-养护-遭破坏-再种植”的多次重复过程。工程计划通过五年累计五次的重复种植,有效改善三亚湾部分地段沙滩泥化、海岸侵蚀以及岸线后退等自然环境恶化的现状,保护三亚湾海岸带原生植被,逐步恢复三亚湾生态环境,修复三亚湾海岸带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