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文率队督查东岸湿地公园项目建设时要求科学合理施工 加快工程进度
黄少文率队督查东岸湿地公园项目建设时要求
科学合理施工 加快工程进度2016-06-29 02:25:20
本报讯(记者 胡拥军)
6月28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少文带队再次来到东岸湿地公园,对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积极协调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黄少文指出,一定要把东岸湿地公园项目的拆迁工作做仔细、做到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科学合理施工,加快项目工程施工进度,以最佳的效果迎接全国“双修”现场会召开。 市园林环卫局和吉阳区相关负责人根据工作布置,将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一列出,并对后期工作计划、安排进行了汇报。据介绍,东岸湿地公园位于吉阳区,东至东岸中路及丹州中路,南至溪泽北路,西至凤凰路,北至溪美路、金鸡岭北路及溪润路,其面积1003亩,其中水域和陆地面积约各占一半,是三亚市区内面积最大的淡水湿地。目前,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方、绿化、园路、广场景观小品、景观建筑、构筑物、配套服务建筑、桥涵、排洪渠、给排水、供电、景观照明等。 随后,黄少文一行来到东岸湿地公园实地了解建设情况。据介绍,东岸湿地公园建设理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生态海绵系统,保护水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湿地边缘设计了一圈净化陂塘带,一方面净化排入湿地的城市雨水径流,保证湿地水质洁净;另一方面能根据雨量滞蓄调节上游来水,保证湿地水量基本稳定,适应三亚旱涝不均的气候特征。同时,局部湿地设计了成群榕树岛,建立鹭鸟栖息地,形成“水上森林”,恢复生物多样性,与金鸡岭一起构成三亚市生态核心节点。二是尊重场地历史,弘扬三亚本地城市文化。将场地原本的稻作历史和稻田肌理提炼,成为设计语言,并将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故事融入场地,将半个世纪以来三亚“南繁”农业引领的农耕文明融入到场地设计中,形成承载三亚“山水记忆”和“乡愁记忆”的田园陂塘游憩系统,为三亚人留住一片属于自己的城市记忆空间。三是紧密结合城市,提供休闲游憩功能。以“隐形建筑”的概念将城市商业功能与公园入口结合,与湿地风貌统一;同时在公园中设置休闲健身、观景游览、都市菜园等功能,为三亚市民提供丰富的休闲活动空间,以及回归田园、体验农作活动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