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翻译公司 三亚翻译公司 三亚翻译公司
123

让信仰之树根深叶茂——记吉阳区中廖村党支部书记林泽良

让信仰之树根深叶茂
——记吉阳区中廖村党支部书记林泽良本报记者 杨洋2016-07-02 03:38:54

林泽良与村民交谈。 本报记者 孙清 摄

    6月的中廖,绿树红花环绕,草木葳蕤横生。6年前,中廖村党支部书记林泽良在中廖村委会办公室后面的空地上种下了一株石榴树。如今,石榴树根深叶茂,树干粗壮,结满了果实。中廖村基层党组织在林泽良的带领下,成为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

    摒弃欲望:

    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小村官大作用,小职位大作为,小角色大舞台。中廖村党支部书记林泽良完美地演绎了“三小”的角色,不仅成为中廖村控违的传奇人物,还是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行家里手,继续书写着中廖发展的传奇故事。

    林泽良说,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廖村民, 1998年开始参加村委会工作,2010年起任中廖村党支部书记。进入村“两委”前, 他的生意做得很好,主要承接园林改造工程,是村里的致富能手。但是,致富不忘家乡发展,对于村里一些家庭困难的群众,他都亲自上门传授致富脱贫经验。在他的帮助下,有6名村民先后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正是基于他良好的人品和信誉,以及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热情,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和拥护,2010年,村级组织换届,他高票当选中廖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此时正值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的热潮,中廖村紧靠三亚亚龙湾、海棠湾,地理位置优越,不少开发商看上了中廖村这块“风水宝地”,找到村委会商谈联营盖房合作开发事宜,但都被他谢绝了。

    “盖违建虽然有利可图,可以一夜暴富,但违建会破坏绿色生态,破坏我们的美丽家园。”林泽良说,有一次,一家企业以农业开发的方式,与中廖村谈合作,租地100亩,当时村里对搞农业开发持支持态度。土地只限于农业开发,最初的合同也没谈到盖楼房。后来,这家企业要求盖楼,他和村干部商量后,坚决拒绝在合同上签字。村民知道此事后纷纷阻止企业盖楼,并表示,企业若执意盖楼,将向市有关部门举报。最后,这家企业不得不终止了合同。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发展的道路有很多条,我更愿意带领乡亲们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然而面对现实的巨大诱惑,如何让村民心甘情愿地选择绿色发展之路,林泽良做了大量的走访和动员工作。在他的引导下,有3户村民在自家庭院里办起了农家乐,把小卖部改造成极具黎族风情的咖啡驿站,中廖草莓采摘园、玫瑰花基地也初具规模并产生效益。

    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林泽良带领村民开通自驾车观光,打造摄影基地,在增加收益的同时也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村民的腰包鼓了,生活环境美了,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更加坚定了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信心。

    林泽良说,从建设新农村到建设生态村,再到美丽乡村建设,“守护生态”的理念如今已经融入村民的血液里。“好山好水好黎家”的招牌一天比一天响。村民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增强了靠自己的智慧打造幸福人生的信念。

    身先示范: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面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的热潮,一些地方违章建筑屡打屡建、层出不穷,但中廖村却没有一栋违章建筑,其成功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发挥好班子成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林泽良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做好控违工作,首先村‘两委’班子、村小组组长和党员干部就要带头不碰线、不违建。”

    林泽良说。“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干部,干部的做法就是群众的风向标。”林泽良的家是一栋两层小楼,走进二楼的一间卧室,抬头一看,天花板有条长长的裂缝。即便这样,林泽良至今都没有推倒重建的念头。不仅如此,中廖村“两委”班子8人,家里的房子全部不超过两层,正因为村干部以身作则,在开展控违工作时更加理直气壮。

    每次村里开会,“两委”班子成员会借机阐述违建的危害性,拧紧村代表的思想“阀门”。同时,发挥村代表的带头作用,让村代表走村入户,让控违的理念家喻户晓。林泽良一方面注重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工作,在主要村道路口放置打击违建的宣传牌,逢会必讲禁止违建的问题,安排村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负责督导本村建房情况,发现有私自建房行为的立即叫停,并上报村委会。另一方面,他既考虑中廖村大多数房子建造已久,村里人口不断增长的实际,又注重引导村民合理的建房需求,鼓励村民主动报建。“建房先报建,住得才安心”的标语印在最显眼的宣传板上,也“印”在了每个村民的心上。

    村民谭警说:“我的新房原来打算建三层,每层200平方米,看见林书记以及村委会班子成员以身作则,我们也都自觉遵守,按规定报建审批。”像谭警这样的村民,先后有27户按正常程序向区规划所提交了报建申请。

    中廖村还在发展中,面对诱惑,村民还会迷茫。林泽良说,村委会将继续坚持让村民理性地坚守文明生态环境,坚持不征地、不拆房、不砍树,让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发家致富,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烙”在村民的心里。

    创新驱动:

    去除“糊涂账”,消弭“隔心墙”

    近年来,朝南、芭蕉等村小组2.5公里的村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结束了黑灯瞎火的“抹黑”历史;全村通自来水,便民服务站建成,主干道路完全硬板化,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民看到一件件民生大事得到解决,主人翁意识更强了,参与村务的热情更高了。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林泽良创新党务工作方式,在中廖村实行“民情收集制度”,并实时录入电脑,对有困难的群众,他及时跟进解决。村集体的事情,他从不大包大揽、搞个人说了算,而是通过召开村“两委”会研究解决,走访村民协商解决。同时,严格落实村务党务公开制、一事一议制,重大事项实行村民代表会商表决制。

    林泽良不仅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能手,最重要的是,他的观念新,脑子活。2015年,中廖村制定出台了《中廖村村民建设美好家园自治章程》。这一章程不仅是三亚第一个规范、全面的村民自治章程,也是在海南省率先进行的探索。《中廖村民建设美好家园自治章程》还对“四议两公开”进行了细化,以后在这个3000多人的村子里,村干部做得好不好,村民们拿这把“尺子”量一量就知道。

    “这几年村务公开逐渐实现,但对于公开哪些内容?什么时候公开?没有明文规定。”中和村小组的村民代表李俊海说,这次章程都对这些公开事项进行了详细规范。有了章程以后,村干部、村民参与村里的事务都有了依据。

    “章程详细规定了村民代表大会的议事规则,例如,有五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应当及时召集村民代表会议,碰到争议性事项,村民代表就可以提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讨论。”村民高文才说。

    “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村庄建设规划和公共实施建设项目的确定,宅基地使用方案等也必须提请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后才能实施。”林泽良说,这就是中廖村实现“无违建”的村级制度。

    民主选举解决了有人办事的问题;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了有钱办事的问题;中廖村自治章程解决了有章办事的问题。“这一章程是对村民自治的有益探索。自治章程的制定以及相关具体制度的制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基层社会矛盾与纠纷。”

    党建工作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村干部和村民之间没有“糊涂账”,更没有“隔心墙”,党组织工作意图通过村民自治程序得以体现,营造了党建统领、民主管理、多方监督的村级治理架构,一幅“好山好水好黎乡”的美好画卷跃然纸上。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