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下沉一线 让政策入脑入心——抽调干部驻扎东岸开展棚改工作第一天侧记
迅速下沉一线 让政策入脑入心
——抽调干部驻扎东岸开展棚改工作第一天侧记本报记者 杨洋2016-07-05 02:03:01
进村入户是常态,快速将东岸棚改政策领悟透彻,入脑入心是状态。7月3日,
市委组织部在吉阳区召开抽调干部动员大会暨业务培训会。7月4日,全市抽调的20名干部兵分多路,成立先锋模范工作队,跟随东岸棚改办工作小组,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全身心投入到棚改工作之中,助推东岸棚改。
“马上就办”赢得点赞
7月4日上午8时30分,20名抽调干部悉数就位。“入职”第一天,抽调的干部们就以“马上就办”的态度赢得了吉阳区领导班子的点赞。吉阳区委书记张蔚兰说,全市抽调的20名干部都是德才兼备的好干部。东岸棚改工作不仅工作量大、工作十分繁琐,每张表、每个数据都影响着棚改工作,工作要求严谨细致,容不得有半点的马虎。她建议,抽调的干部先花一周左右的时间,跟随棚改办工作人员摸底,以“庖丁解牛”的精神认真钻研棚改政策,做到心中有数。 熟悉东岸棚改办基本情况后,督导组组长黄海燕便请求吉阳区在棚改办安排一间办公室。“若有办公室,就能24小时驻扎在棚改办,及时了解棚改动态,破解棚改推进过程中的难题。”黄海燕说,只要棚改工作需要,24小时随时出动。她说,棚改工作难度大,抽调的干部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吃透棚改政策,让政策入脑入心。与此同时,要对村民的提问对答如流,准确无误、丝毫不差地完成工作。督导组已经成立工作群,每位干部可每天汇报棚改进展情况以及棚改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还可以将好的经验心得与大家分享,每周要做一个工作总结。走访村民 解读政策
“东岸村委会原籍村民林清辉,今年75岁,妻子已经中风12年左右,曾经在村委会当过干部,已经有45年党龄。棚改小组如何做好林清辉的工作?”7月4日上午9时30分,带着疑问,团市委办公室主任黄景辉、青联秘书处秘书长丁卓伟2名抽调干部跟随吉阳区副区长杨鸿钧、东岸棚改11片区负责人周平到林清辉家中了解情况。登门当天,细心的杨鸿钧还特地让工作人员带上慰问品看望林清辉的中风妻子。 林清辉说,杨鸿钧、周平不仅替他分析棚改政策、算清账目,还关心他们一家人的生活状况。今年“七一”期间,杨鸿钧特地慰问他,这是第一次有人慰问他这个有45年党龄的老党员,令他感动。为了表达对区领导的感谢,他还特地唱了一首党歌送给棚改小组。杨鸿钧说,林清辉已经签约同意拆迁。不过,林清辉子女态度还在犹豫。可喜的是,林清辉帮忙做说客。晚上,待子女都在家时,他再带周平以及小组成员上门解读政策,让子女早日同意拆迁。 丁卓伟说,坐在办公室,体会不到棚改工作的艰难与辛苦。做群众工作,先得摸清家底,再有的放矢。要站在群众立场思考问题,还要耐得住性子、磨得了嘴皮子,用真心换真情。接下来,他们会向棚改小组同事学习,尽早适应棚改工作,助力棚改提速。
上一篇: 市民:再也不用为车位发愁了!
下一篇: 鹿回头雨后新颜